您现在的位置: 苏克雷  > 苏克雷地理 > 正文 > 正文

中国水力发电事业的先驱人物覃修典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8 12:31:33
激光疗法治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19/8051054.html
覃修典,原籍湖北省蒲圻县,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武昌。覃修典的父亲曾参加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在孙中山的统率办公处任职。覃修典幼年在家中读私塾,后在武昌第二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求学。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年毕业后,在天津海河委员会任助理工程师。年获清华大学公费赴美留学,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学位,在雷诺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不均匀颗粒的底沙冲刷问题”的试验研究,次年获土木工程学系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后在美国垦务局、爱奥华大学和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实习。年他又获得机会赴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院考察实习。在国外的学习和考察使他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也看到了我国水力发电的发展状况和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激发了他为发展我国水力发电事业的决心。年他回到祖国,任教于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讲授水力发电工程、河港工程和水力学等课程,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在校期间曾带领学生对云南境内的滇池、石龙坝、螳螂川、洱海、下关、腾冲叠水河等河川的水电资源进行了勘测和调查。年覃修典副院长与苏联专家林加耶夫参加水工模型试验培训班结业典礼人物生平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年,天津整理海河委员会助理工程师;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研究生;年至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土木工程学系水利专业硕士学位;年至年,美国垦务局、依阿华大学研究生部及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实习;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年至年,清华大学、西南联大讲师、副教授、教授;年至年,四川龙溪河水电工程处工程师;年至年,腾冲叠水河水电工程处副主任;年至年,原经济部水利实验处石门试验室主任兼中央工专教授;年至年,原资源委员会西宁北川水电工程处主任;年至年,四川龙溪河上清渊硐水电站公务所主任;年至年,原资源委员会水电总处主任工程师、规划组组长;年至年,原资源委员会福建省古田溪水电工程筹备处主任;年至年,福建省水利处副处长、水利局副局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兼古田溪水电工程处主任;年,2月至10月黄河规划委员会梯级开发规划组组长;年至年,华东水电工程局副局长、上海水电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副院长;年,电力工业部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年至年,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年,以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年,10月9日病逝于北京。主要贡献:我国水力发电事业的先驱20世纪30年代,我国水力发电事业还是空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家处于危亡之中,无力进行建设。直至年,由于内地电力严重短缺,当局开始试图开发西南的水力资源,以解燃眉之急。年四川龙溪河的水电工程开始建设,覃修典闻讯后十分兴奋,离开教育工作,投身到该工程的建设中去。在我国水电事业的老前辈黄育贤先生领导下,任四川龙溪河水电工程处的工程师,主持回龙寨水电站工程的施工,同时查勘了大洪河、芙蓉江。但由于经费短缺,工程不久即被迫停工。年覃修典转赴云南,参加腾冲冲叠水河水电工程的开发,任工程处副主任。工程进展顺利,一年内即完成了节制闸的部分工程和引水渠的开挖与衬砌,但次年却因太平洋战争日寇入侵被迫停工撤退。工程处的人员由覃修典等带领,在滇缅公路被敌占领无法通车的情况下,越过多米的高黎贡山,步行16天经大理回到昆明。年他在当时的水利实验处,任室主任,从事工程技术研究。青海西宁北川水电工程上马,他又转赴该工程任工程处主任。当时,同在该工程处的有黄镇东、姚榜义、顾文书等我国水电事业的著名专家。经两年的努力,工程顺利投产。在任职期间,他不仅主持工程施工,还查勘了黄河的朱喇嘛峡(后建盐锅峡水电站)坝址,设立了上铨水文站,组建了兰州勘测队,为以后组建兰州勘测设计院打下了基础。上世纪40年代,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不安定,当局财政拮据,然而在覃修典等老一代建设先驱们的忘我奋斗下,我国的水电建设事业终于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当时的工程规模都较小,而且由于经费短缺以及战争等原因,建设经常受阻,但却是我国水电建设事业的重要开端。通过工程建设,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也锻炼了一批我国水电建设事业的老前辈。抗战胜利后,覃修典先在南京资源委员会水电总处任主任工程师和规划组组长。年福建古田溪水电工程开始建设,他受命前往担任该工程筹备处主任。同在该处的还有李景沅和朱宝复等我国水电建设的老前辈。年新中国诞生后,覃修典除继续担任古田水电工程局负责人外,还兼任福建省水利局副局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福建古田溪水电资源丰富,适宜梯级开发,其第一级电站在年的全国水利会议上就被定为早期开工工程,与官厅水库同时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项目。原设计方案,该电站是利用半坑亭河湾,开挖一条1.7公里的引水隧洞至下游地下式厂房发电,并在古田县城上游修建两座小水库,辅助调节。在其下游有龙亭、高洋和宝湖三座梯级电站。年半坑亭电站开工,同年发生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古田县城和工地都遭受重大损失。覃修典提出建议并与苏联专家和设计人员共同讨论后,确定把县城迁至罗华,并把一级电站的大坝加高,成为一座有多年调节能力的龙头水库,取消县城上游的两座水库。修改后的梯级开发方案不仅改善了梯级电站的调蓄能力,提高了效益,而且减轻了下游的洪水威胁。半坑亭电站的长引水隧洞和地下式厂房,在当时是技术比较复杂的工程,国内没有先例,它的建成为我国积累了经验,是新中国第一座成功建成的地下式厂房。古田溪梯级开发的经验也为其它中小河流的梯级开发提供了借鉴,同时还锻炼了一枝施工队伍,为以后其他水电工程输送了骨干力量。在福建工作期间,覃修典除领导古田溪水电工程的建设外,还对福建省的水利水电规划和开发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他向省领导建议连续开发古田溪梯级电站、积极开发闽江及九龙江的水电资源,提高福州市的防洪堤标准等。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得到了省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和尊敬。年覃修典被推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新中国的建立为我国的水电建设事业开创了新局面。党和人民政府决心开发和治理黄河,组织了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年覃修典被借调到黄河规划委员会工作,任梯级开发规划组组长。他不辞劳苦,跋山涉水进行实地考察,走遍了黄河,了解规划中的各电站的坝址和规模,并对运行方式提出了建议。规划报告经邓子恢副总理审定后,报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该规划对指导黄河的水电开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直到现在,该规划对黄河的梯级开发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建成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盆峡和青铜峡等梯级电站的建设都是按此规划进行的。年后他奉命调上海工作,任华东水电工程局副局长和华东水电设计院副院长,并曾兼任新安江水电站的设计总工程师。该电站是我国自力更生建设的第一座坝高超过百米的大型水电站,电站机组均由我国自行制造,大坝采用了厂房顶溢洪道泄水,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技术。工程于年建成,至今仍是华东地区的重要能源基地。它的建成为我国高坝大型水电站建设取得了重要的经验,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我国的水电建设从上世纪的40年代起步,但初期寸步为艰,困难重重,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才真正得到发展。作为中国水电事业的先驱之一,覃修典经历了这个艰苦发展历程。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开创性的事业,为中国水电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中国水电事业的崛起而奋斗的夙愿也终于得到实现我国水电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年,当时的电力工业部下属的水电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成立,覃修典被任命为该院院长。从此他离开了水电建设的第一线,转而为开创水电科研事业而努力。该院以原燃料部水电总局的试验所为基础,在两年内就很快就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包括坝工建设和机电技术各专业在内,能直接为我国水力发电建设服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并开始移址木樨地建院。在建院过程中,覃修典对专业室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以及日后的发展规模和方向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并付诸实施。为了加速培养技术骨干,他采取了请进来和派出去的办法,聘请了一批国内著名的专家、教授为院的顾问,同时,派出许多青年技术人员到兄弟单位和高等院校学习和进修,使技术队伍迅速成长。木樨地新院址的试验室很快就平地而起,其中水工试验室的规模是当时远东第一。与此同时,玉渊潭试验水电站也开始了建设。年由于国家机构调整,该院与当时的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及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合并成为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即现在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前身。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成立后,覃修典任该院的副院长。作为我国水利水电科学中心研究机构的领导者之一,他十分重视解决科学研究如何为工程建设服务问题和把握科学研究的正确发展方向。在水电部的领导下,他先后多次参与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包括12年科技发展规划及年至年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院领导中,他分管坝工建设技术方面的专业所,对有关的重要课题,都亲自过问,进行指导。他善于总结工程实践经验,抓住那些既解决当前建设急需,又给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课题。他认为大坝建筑材料十分重要,因为它是保证大坝安全、节约工程投资和加快工程施工的关键。他多次指出开展混凝土性能研究的重要性,研究的重点应是提高耐久性和抗裂性能。为此,他要求结构材料研究所大力开展提高大坝混凝土性能方面的研究,包括掺用粉煤灰、掺外加剂和采用低热水泥的技术。为推动这一工作,他亲自到红水河大化水电站工地,举行学术讨论会,推广掺粉煤灰的应用。由于采用这一技术,该工程取得了很大经济效益。年,他还亲自参加筹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委员会担任委员,以促进水利水电与建筑等行业的学术交流。80年代,他又积极推动新型快速施工方法包括新型混凝土外加剂、沥青混凝土及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研究。在他的指导和推动下,水利水电科学院取得了在掺粉煤灰和新型外加剂方面的多项高水平成果,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部级奖励,提高了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在电站建设中经常遇到水库库区滑坡涌浪问题,要预报涌浪的危害并提出预防措施,需要通过水力学模型进行研究,但模型相似律和具体试验技术都是空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深入课题组,和研究人员一起,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参加模型设计,进行理论分析,探索出一整套进行这类试验研究的方法。解决了援助阿尔巴尼亚的费尔泽电站的滑坡涌浪预报和预防问题,也为以后研究解决其他工程的滑坡涌浪问题打下了基础。他对高坝水力学的研究十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keleia.com/skldl/8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苏克雷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