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基克一开始并没有受到上天的眷顾,这是一座被沙漠和海水包围的城市,它的另一个外号叫做“旱城”。在上世纪60年代,伊基克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海拔多米的安第斯山脉成为了伊基克和周边国家玻利维亚、阿根廷以及巴拉圭交通往来的巨大障碍。
年,民选市长Soria上台,他希望打破这种交通障碍。在他任职期间,他促使政府在玻利维亚和智利边境上修建低海拔公路。
在随后的10年时间里,Soria还游说南美各国,实施他的横跨南美的公路和铁路计划,以减少南美中部国家将货物运抵太平洋的时间。
现在的伊基克已经建立了三条公路网,两条重要的铁路系统、三个重要港口以及一个智利最大的国际机场,它将拉美国家3亿人口连接在了一起。这座城市可以直接停泊从亚洲来的航班以及来自巴拿马的轮船。伊基克的目标是通过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将伊基克建设成为亚洲商品进入拉美的门户。据说,伊基克政府正在考虑建立一条北京一洛杉矶一伊基克的航线,让北京到伊基克航程控制在19个小时之内。
昔日的“旱城”早已不在,伊基克已经成为了智利的“香港”。
华人影响无处不在
在伊基克,华人的影响无处不在。
这里仍保留着很多中国的风俗和习惯,甚至语言。在这里,中餐馆用当地的语言发音叫做“其发”,据说是从广东话“吃饭”演变而来的;馄饨则被当地语言称为“完蛋”,据说是浙江话“馄饨”演变的。
时至今日,伊基克人仍对中国人十分友好。据说今天的伊基克当地人口中有1/4的人有华人血统,曾任伊基克市常任副市长的卡拉斯就是一个广东后裔。他虽然不会讲汉语,却认同中国文化。他曾数次自费来中国,追寻先人的足迹。
伊基克华商早期为广东人,生意也以经营广东餐饮为主,不过年后,华商大多为江浙人,主要经营进出口贸易和旅游业。
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曾是一座贫穷的南美小镇,军人出身的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却对它情有独钟,在任期间设立了ZOFRI自由贸易区。ZOFRI自由贸易区始建于年6月,年5月正式启用,内设3万平方米零散消费商场和超过公顷的交易服务区。这里拥有超过40家的商店、各大银行的分行和钱币兑换处等,基础设施完善。
ZOFRI也是智利北部唯一免税的购物中心,商品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储存时,可以享受到无限期免除进口关税和附加值税的待遇,而商品的储存、运输以及将产品卖给智利和其他国家只需支付它的最终加值税。
交通是自贸区最大的优势之一。由于伊基克地理上同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乌拉圭、巴拉圭和巴西的陆地交通极为方便。以ZOFRI为圆心,公里为半径的圆周内,可到达秘鲁的阿雷基帕和塔克纳,玻利维亚的拉巴斯、科恰班巴、奥鲁罗、圣克鲁斯、苏克雷和波多西,阿根廷的胡胡伊、萨尔塔和吐库曼等重要南美城市。
自此以后伊基克迅速崛起,成为智利人口超过20万的重要城市。7年,伊基克市与中国广西南宁市正式签约为友好城市。
如今,伊基克是中国商品进入南美市场的重要中转地,自由贸易区ZOFRI内聚集着大量的中国商人。伊基克的家国际公司中,有50家由中国人开设。中国人如果来智利经商,首选也一定是ZOFRI自由贸易区。
“中国人到那里投资的最大优点就是运往那里的商品除了仓储费、搬运费等,不收任何关税。”一位华商表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keleia.com/sklfz/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