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以及古埃及,他们都是在公元元年千年以前就已经形成的文明国家,其中,古埃及可能是这些文明古国里还要更古老的一支了。
以古巴比伦第一王朝建立,古印度哈拉巴文化的大约建立时间为节点,它们离古埃及王朝开始的时间甚至与离我们当前时间的长度差不多,在那么久那么久以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文明体系并缓慢开始人类最初的文明发展了。
图源/Pixabay
伴随着人类文明而一起发展的,还有各种疾病,比如今天我们要提到的心脏病。
得益于古埃及的“木乃伊”文化,很多古埃及人的尸体被以几乎“原模原样”地保留了下来,为历史学与生物学的研究都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研究资料。
图源/Pixabay
年,古中国大清咸丰年间,一位奥地利科学家在解剖古埃及的一具中老年女性木乃伊时,在她的主动脉里发现了粥状硬化斑块,这是人类首次在古埃及人中发现粥状硬化斑块。
这也表示,古埃及人也与现在的我们一样,具有许多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此后,还有几次类似的解剖实验,研究者也都在不同的木乃伊动脉里发现了粥状硬化的痕迹,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还在佐证着心血管疾病对古埃及人的困扰。
但是研究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因为木乃伊可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这样解剖一次少一个的做法,也许还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还能供研究的木乃伊就不够用了,研究者们需要一个全新的技术来帮忙研究。
它就是CT。
图源/Pixabay
于是一直到了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用上了全新的CT技术,扫描了保存于埃及国家博物馆中的22具木乃伊——这次研究完也能给人家送回去了。
这些木乃伊被推测为法老的侍从,生存在离我们四千年到一千七百年之间,在其中可以检测到心血管系统的16具木乃伊上,研究者发现有5人都明确存在动脉粥样硬化,4人很可能有动脉粥样硬化,占比超过一半。
如果把范围进一步缩小,在其中8具死亡年龄超过45岁的木乃伊中,有7人明确或很可能具有动脉粥样硬化,虽然样本小,但是也能大致进行一个推测:在古埃及的中老年人中,动脉粥样硬化或许已经比较普遍。
图源/Pixabay
年,这个研究组又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研究,此次他们扫描了总计52具木乃伊,扫描结果再次证实了他们此前的研究结果。
有趣的是,52具木乃伊中包括一位死亡年龄在40~45岁的公主,她的名字叫作雅赫摩斯·梅尔耶特·艾蒙,这位艾蒙公主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显著,且多个血床都受到了影响,因此她也成为了人类目前最早的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
有医生表示,如果她可以少吃点皇家美味,多运动运动,也许能晚几年再被制作成木乃伊。
艾蒙公主的冠状动脉CT结果
箭头所指为左右冠状动脉,管腔明显狭窄,提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
CT技术之后,对于木乃伊的扫描技术又发生了一次革新。
即将发表于America。nHeartJournal的一篇研究中,研究者MohammadMadjid教授首次利用近红外广谱扫描了木乃伊。
MohammadMadjid教授解释道,他们会将将一根导管放在样品上,它将发出红外信号,信号在组织中发生反弹并折回吸收。由于每个组织都有其独特的分子特征,因此凭借返回的信号就可以分辨出不同的组织成分。
MohammadMadjid
图源/MaricruzKwon/UTHealth
此次Madjid教授扫描了三男两女共计五具木乃伊,在他们的动脉中观察到了胆固醇组织的堆积。
Madjid教授强调,此次研究标志物选择了胆固醇,这将带来更准确的结果,此前广泛采用的CT扫描技术寻找的目标物其实是钙,然而钙的堆积实际上已经是动脉粥样硬化晚期的症状了,这样测量的结果可能会忽略掉一些还没发展到晚期就死亡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想必这项技术在日后针对木乃伊的研究中也可以发挥更多的功用。
有人这时也许会提问,说了半天还都是古埃及人,在我国古人身上有类似的发现吗?
当然有,而且就是最知名的那一位,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夫人,形体保持完整,据说出土时肌肉都尚有弹性,是全世界保存最好的湿尸之一。
辛追夫人外观复原图
图源/网络
年,在周总理批准后,科学家对辛追夫人进行解剖,这也就发现:原来辛追夫人也是一位冠心病患者,她也有动脉粥样硬化。
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古人,伴随着文明的发展,心血管疾病其实一直都“不离不弃”。
那么为什么它对人这么热衷?别的灵长类动物却好像并没有受此困扰呢,您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想必能找到想要的答案:为什么动脉粥样硬化是人类的“特权”?原因终于找到了...
参考链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keleia.com/sklly/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