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盐》:
巴西摄影巨匠的生命凝视
一部围绕摄影师展开的纪录片,摄影师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游走于世界边缘,用镜头记录下战争、贫穷、屠杀与苦难,也将自然野性和人类至善放置于镜头之内。萨尔加多在追问人类生存意义的同时回访自然,探寻生命的答案。
年,导演维姆?文德斯在一个展览中,被两幅拍摄于巴西瑟拉佩拉达金矿的淘金矿工照片所震撼。这些影像,来自年代初从巴黎返乡的巴西摄影师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的镜头。年,导演文德斯找到萨尔加多,邀请他在旅途中合作拍摄影片。于是就有了这部年上映的纪录片—《地球之盐》。
导演维姆?文德斯(左)和摄影师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右)
有关片名《地球之盐》中“盐”的释义众说纷纭,结合个人理解总结为以下三种。
一是以“盐”指代为世界增添生机的人类,如萨尔加多。《圣经》中的“盐”具有宗教意义。耶稣在《圣经》中把他的门徒比作“地上的盐”和“世上的光”。意即希望门徒能像盐一般洁净,又像盐用作调料,能将食物中最好的味道发挥出来一样,去积极地影响他人。
二是以“盐”喻示着众生万物。以地球之盐喻示萨尔加多对生存在地球上的自然人类的记录和反思。
三是以“盐”指代摄影家自身。因为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的葡语名字具有为“盐、咸”等相关释义,所以可能与此相关。
不同的解读视角带来不同的影片理解,但影片中透露出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哲思,却是不争的表现主题。
影片以时间为主线将故事划分为《另一个美洲》、《萨赫勒地带:悲伤的人类》、《人类之手》、《出埃及记》、《创世纪》五个摄影主题,萨尔加多在黑白照片的展示下讲述自己和世界的故事。
《另一个美洲》
-
萨尔加多原是一名经济学家,毕业后一直从事经济学相关工作,在认识到摄影所带给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影响后,他大胆辞去自己的现有工作,全身心投入摄影。
年起,萨尔加多先后成为法国伽马图片社和马格南图片社的记者,这使他有时间和能力筹备自己的第一个摄影项目。对于拉丁美洲的眷恋促使萨尔加多前往自己的家乡巴西,以及周边国家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等,记录自己眼中的拉美故土。
旅途中,他结识了厄瓜多尔的年轻教士,与爱酗酒的萨拉古罗人畅谈生活,感受拉美部落莫艾斯人对音乐的激情与热爱,惊叹于墨西哥塔洛乌马拉人的奔跑天赋,并在最后一站回到了故乡巴西。但这里已不再是自己儿时的天堂,超高的儿童死亡率,逼仄的农民生存空间,以及常年旱灾,致使人们大面积迁徙,留下的只是光秃秃的土地和为生存抗争的瘦弱农民。
左右滑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keleia.com/sklly/7624.html